一、項目背景
針對車間內木材/金屬/化工(根據實際行業選擇)加工產生的粉塵,存在爆炸風險及職業健康隱患,需建立實時監測與預警機制,符合《GB 15577-2018 粉塵防爆安全規程》及《GBZ 2.1-2019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要求。
二、系統設計目標
實時監測:24小時連續檢測PM2.5、PM10及總粉塵濃度
多級預警:設置閾值分級報警(預警值80%、報警值100%)
聯動控制:觸發風機啟停、噴霧降塵等應急措施
數據追溯:存儲3年以上歷史數據,支持報表導出
三、系統架構
B 中央控制主機
C聲光報警器
C 云平臺
F?G手機/PAD遠程監控
C聯動排風系統
四、核心硬件選型
設備類型 | 技術參數 | 安裝位置 |
激光粉塵傳感器 | 量程0-1000mg/m3,精度±5% | 產塵點上方1.5m處 |
防爆型報警燈 | 120dB蜂鳴器+LED頻閃 | 車間出入口 |
數據采集箱 | 4G/光纖雙通道傳輸,IP65防護 | 控制室 |
五、監測點布置方案
重點區域:投料口、粉碎機、輸送帶轉角
間距原則:每200㎡布置1個監測點,高度距地面1.2-1.7m
特殊點位:除塵器進出口壓差監測
六、軟件功能模塊
三維可視化:車間粉塵濃度熱力圖顯示
趨勢分析:同比/環比濃度變化曲線
報警日志:記錄報警時間、位置、處置人員
權限管理:二級賬戶體系(操作員/管理員)
七、報警閾值設置
粉塵類型 | 預警值(mg/m3) | 報警值(mg/m3) | 行動響應 |
木粉塵 | 4 | 5 | 啟動排風+暫停作業 |
鋁鎂粉 | 3 | 4 | 全系統急停+人員疏散 |
煤粉塵 | 6 | 8 | 激活噴霧裝置 |
八、預期效益
- 降低粉塵爆炸風險等級(從A類降至C類)
- 減少職業健康投訴80%以上
- 滿足環保部門在線監控聯網要求
備注:本方案需配合每季度傳感器標定(使用標準粉塵樣氣)及每月濾網更換維護。建議同步實施5S現場管理,從源頭減少粉塵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