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日生態環境部發布《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風險預警體系建設技術導則(征求意見稿)》意見的,該導則是為了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落實企事業單位環境風險預警的主體責任,提高環境風險預警能力,規范和指導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風險預警體系(以下簡稱預警體系)的建設行為。
導則規定了環境風險評估、預警站網建設、預警平臺建設、配套制度建設等預警體系建設的技術要求,適用于涉及有毒有害氣體生產、使用、儲存等的企事業單位,及所在化工園區管理機構開展的環境風險預警體系的建設工作。
預警站網建設
技術導則中提出基于風險評估結果,在環境風險影響范圍內,根據站點布設、設備選型、數據采集的原則,建設多類型預警子站的預警站網,實現對有毒有害氣體擴散途徑上的預警閾值測定,預警站點包括以下幾類:風險單元站、廠界站、擴散途徑站、環境敏感點站、移動站。以下介紹的監測儀器主要適用于風險單元站和廠界站的監測。
惡臭多組份分析儀
我司生產的惡臭監測系統,是我公司利用國際上先進的光電技術研制、開發出來的最新高技術精密儀器設備。在使用方指定地點連續實時監測環境空氣中的氨、三甲胺、硫化氫、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臭氣濃度醇等各項污染物濃度,以及風速、風向、溫度、相對濕度、大氣壓等,并可與當地環保局聯網監測。
該系統能及時掌握某一區域空氣質量的現狀,在一個區域內組成對環境空氣進行實時采樣和分析的完整網絡,主要應用于各環境保護部門、電力、石油、化工、鋼鐵、冶金、建材大型工礦企業等對周圍環境大氣質量的監測,大型機場環境空氣質量和氣象參數的監測,氣象監測和科研部門對大氣質量參數和氣象參數的監測和環境質量評價,道路交通環境污染監測等。
本系統采用多種模式智能化傳輸方式,可將監測數據實時傳送到中心控制室,以備有關部門采集、使用及分析數據。所有儀器均具有良好的抗干擾能力及停電自恢復功能,有效數據捕獲率優于90%。
監測系統采用模塊化結構,設計合理,操作簡單,能實現遠程數據傳輸和故障診斷,完全滿足我國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大氣環境質量連續自動監測的要求。